张正忠先生在乡村

张正忠作品陈列展

研读张正忠的艺术

张正忠著述快照

走近画家张正忠

田园风光采风

点击张正忠信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走近《中国田园山水画史》及其作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友明\编撰

1.《中国田园山水画史》是怎样的一部书? 此书从田园山水画产生之前的先机写起,追根溯源,揭示田园山水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、发展的动力,历数历史发展的脉络,并指出当代田园山水画的现状、发展取向和前景。 全书共有十卷,图片1.05万张,文字约50万。学术顾问王伯敏、薛永年、徐建融,王伯敏题词,薛永年作序、题签,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。全书分上下编,上编4卷是文字评述,下编6卷是画作图录。下面是全编简要目录: 上编 评述 第 一 卷

 王伯敏题词
 薛永年序《溯源探道 温故知新》
 作者自序《园外遐思》、绪论《半份答卷》

第一章 田园山水画的起源

 第一节  审美能力的成熟催生田园山水画
 第二节  早期乡村题材绘画
 第三节  田园山水画的出现

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

 第一节  孕育萌芽时期:六朝、隋唐、五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第二节  生长成熟时期:宋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第 二 卷

 第三节  继承强壮时期:元、明、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第 三 卷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乡村题材山水画

 第一节  缓慢发展时期:近代(约1911-1948年间)                   
 第二节  探索转型时期:现代(约1949-1999年间)                   
 第三节  近现代民间绘画中的乡村风景题材                   

第 四 卷 第四章 发展中的中国当代田园山水画

 第一节  当代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画家及作品选介     
 第二节  当代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其它画家及作品选介
 第三节  当代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画家及作品统计表

第五章 逐渐形成中的中国田园山水画理论

 第一节  名称的确定
 第二节  现代田园山水画理论构架
 第三节  现代田园山水画理论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下编 图录 第 五 卷——第 九 卷 第六章 中国田园山水画图录 早期乡村题材绘画、古代村野之景山水画,近现代、民间绘画中的村野之景山水画,当代田园山水画。 第 十 卷 索引、后记 2.《中国田园山水画史》的著作者是谁? 本书的著作者是张正忠,一位酷爱艺术的书画家。1945年生于江苏海门一个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,自幼从父学习书画和古文。早期涉猎中西各科绘画和书法、雕塑、设计等,兴趣较广。后师从花鸟画家高冠华、山水画家陆一飞、史论家邵洛羊,并得到邵大箴、薛永年、王伯敏、童中焘等多位名家指导,在中央美院专修硕士研究生课程。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上海书画院画师、江苏国画院特聘画家、海门画院院长。在海门建有“张正忠艺术陈列馆”。作品曾获得文化部和中国美协颁发的二等奖,全国性、国际性奖项20次,发表文论40余篇次,省级以上参展发表数百次。1994年起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,并逐步走上创作、史论、考察三位一体的田园山水学科建设之路。出版有三部田园山水画专著。

3.什么样的画属于田园山水画? 描绘村野之景为主的山水画。1. 在画面中以乡村野外风景元素为主,山石只作陪衬,人物、花鸟、动物、道具为点景;2. 具备中国山水画精神与特质。

4.最早的田园山水画是谁创作的? 田园山水画的产生是一个渐进过程。现存最早的村野之景作品有:传为六朝陆探微的《归去来辞图》、唐李思训《耕渔图》、吴道子《耕植图》,但不能肯定其真实作者和创作年代;展子虔《游春图》、王维《辋川图》,尚不属典型的村野之景,所以六朝、隋唐仅处于萌芽期。五代赵幹的《江行初雪图》是现存最早且无争议的村野之景山水画真迹。

5.本书设计、安插了哪些示意图? 本书为了简明地揭示画史发展脉络和画理研究思路,设计了20张示意图,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获得启发。 (1)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(2)从认识到绘画的时间差异 (3)历代田园诗与现代田园山水画主旨、用景视角演进 (4)中国古代乡村题材画的初生演进状态 (5)中国山水画四大分支演进脉络 (6)“田园美”的内涵 (7)田园山水画的艺术审美因素 (8)古代村野之景的取材范围 (9)中国山水画审美倾向的消长发展 (10)古代村野之景与现代田园山水画选材范围异同对照 (11)田园山水画的取材演变 (12)田园山水画的社会学渊源 (13)田园山水画的文化内涵维度 (14)“田园美”的美学渊源 (15)田园山水画的文化渊源 (16)创作理性变化金字塔 (17)现代田园山水画生态主题渊源 (18)田园山水画功能的承继和衍生 (19)笔态墨法交叉运用网格图 (20)田园山水画理法的基本思路

6.田园山水画课题是怎样提出来的? 张正忠先生从1960年(15岁)起就爱画田园题材。1994年他受高冠华、广军、吴长江等老师的启发,决定专攻故乡海门风景题材。在画了许多乡村题材作品之后,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画取个学名。他根据1996年3月自己写的一篇文章《从故乡情结到田园山水画》,取名为“田园山水画”,并对它的范畴、内涵、外延、审美特征、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思考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受到王伯敏、邵大箴、葛路、邵洛羊、李松等史论家的启发和指导,于2005年出版了首部专著,提出了史、论框架。其后逐步形成了创作、史论、考察一体的田园山水课题。

7.田园山水画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画学意义是什么? 自从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,直至《诗经》产生的时代,田园之美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野。经过一千余年的缓慢发展,到当代又以新的面貌、新的内涵出现,并且形成了一支创作力量。从此中可发现山水画继续发展的新道路、新希望。但是,它的发展轨迹一直未被社会注意和认识,从未有人把它看成是山水画科之下的一个分支;未有人涉足过它的史论研究,所以本课题不仅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意义,也填补了画史研究的一段空白。 张正忠先生从艺51年,涉猎中西绘画、文史。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18年并进行研究,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,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点。他发现了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犹如散落的珍珠,可蔚成品类;当代“田园美”观念正在滋长、“村野之景”创作正在逐步壮大;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、现代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,社会反响良好。因而为之起名为“田园山水画”;并连续出版专著,为中国山水画列出四大题材分支,而“田园山水画”是其中的一个“画目”。这样的系统研究对拓展中国画的新视野,促进田园山水画的学科建设,为山水画的发展、创新探索出路,提高山水画在社会上的生命力,对于中国画的繁荣和发展,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
8.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课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? (1)张正忠的绘画艺术起源观是“在人类智力进化成熟的条件下,绘画艺术产生于作者的审美兴趣,延续、发展于人类社会对绘画的需要”; (2)绘画艺术的创新演变状态是“自然衍生”; (3)绘画艺术各个时代的审美倾向、功能的演变关系是“并存”; (4)田园山水画发展的最佳路径是“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”; (5)田园山水画的哲学基础是“天人合一”观; (6)田园山水画的最高审美追求是“中和之美”、“生态之美”; (7)现代田园山水画的社会理想是“生态乐园”; (8)田园山水画的内容本质是“在出世与入世之间”。 (9)田园山水画的最高艺术追求是“气韵生动”。

9.张正忠在田园山水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哪些新概念? (1)提出了“田园山水画”这个绘画专用名词,以及山水画“四大分支”说,从而提出了“田园山水画”这个课题; (2)证明“田园山水画”创作队伍及作品群的存在,在广泛的比较中探寻出田园山水画的特定范畴、内涵与外延;因而证明了田园山水作为“画目”、撰写“中国田园山水画史”的必要性; (3)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“田园美”; (4)提出绘画起源“审美兴趣”说; (5)在创作理念、方法上多处有新意的表述。如“出世与入世之间”、“用笔六态”、“用墨五法”、“用色六法”等等。 (6)提出以“田园文化精神”来影响城乡文明建设,探索城市化与传统文化、生态环境诸矛盾的解决途径。

10.山水画已形成哪四个分支? 以山峰、山岭、石坡、瀑布为主的“峰岭山水”,以村野之景为主的“田园山水”,以城市、建筑、集镇、人造园林为主的“城市山水”,以大海、海岸、波涛为主的“海景山水”。

11.田园山水画为什么能够产生、延续和发展? 古代人的智力进化到一定程度,开始关注乡村风景之美;农业生产方式成熟;山水画的独立;诗歌的影响:在具备这几个条件之后,产生了乡村题材的绘画。因为田园山水具有关注人类生存状态、展现生机动人的美景、合于隐居理想等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内容与审美特征,深获画家和受众的喜爱,故能延续发展。现代化的滚滚进程逐渐摧毁着千百年留下的田园风景和传统文明,当代人很珍惜这些行将失落的美好事物,并试图以新的方式部分地保留下来。在这种思维之下,生态文明、思乡情结成为永恒的主题,田园山水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 “田园山水画”这个绘画专用名词问世仅十多年,如今已被作为风景美的象征,延伸应用于文学、规划、旅游、商业领域。

12.提倡和发展田园山水画对社会有什么益处? 一、它能愉悦人们的精神,给人以淡泊宁静的文化熏陶;二、它具有对生态环境保护、爱国爱家乡、民族艺术美育等教化功能;三、鼓舞人们乐观向上,向往美好理想与生存状态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;四、提高群众对城乡景观的审美能力;五、对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、繁荣民族文化起到促进作用。 13.当代田园山水创作的状况怎样? 由于田园山水画理论问世时间不长,对于村野之景的创作尚处于自在状态。尽管如此,据研究:当代田园山水画近十几年中已经发表并收集到的作品约有3700幅之多,超过古代任何一个朝代(清代三百年,现存3400幅)。而且在创作主旨、选材、地域、形式、审美倾向等方面也衍生出许多新的东西,并出现了专攻田园山水的画家。当代参与过田园山水画创作的画家已统计到的有1千余人,其中有吴冠中、张仃、林曦明、黄格胜、林丰俗、陈平等名家。2006年以后,全国范围里已有数位画家在报刊宣传上打出“田园山水画”的旗号。峰岭山水也出现“田园化”现象。这样的发展势头,说明它在当代绘画中已具有一定的比重和乐观前景。清纯的乡村自然风光,寄托人类的生存理想,引起画家的创作冲动,也备受观众的喜爱。田园山水画的发展和兴盛,是时代的必然。

14.我国现有几部田园山水画专著? (1)2005年版邵大箴先生序《张正忠诗书画—田园山水画百图》,张正忠著。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画的专著。这本书中有108篇文章,提出了田园山水画史论的初步框架。 (2)2009年版邵大箴先生序《田园山水画法》,张正忠著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在现代田园山水画理念的统摄下系统地阐述了创作与作画方法技巧。 (3)2012年版薛永年先生序《中国田园山水画史》第一卷,张正忠著。这是我国首次出现的田园山水画画史著作。从2005年构思开始,将历时10年出齐。

15.《中国田园山水画史》一书的价值何在? 根据薛永年先生文中的评论,就是:填补绘画史论学术空白,开拓山水创作新的途径。这本书的问世,加上前两本专著,意味着“田园山水画”这个“画目”的学科建设已经奠定了学术基 础。 其次,本书的撰写时搜集的资料比较全;书中内容详细、实在、系统性强;作者对画理思考较深,提出了不少可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;作者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。这些因素增加了本书的内涵厚度,具史料性、可看性、启发性。 此外,在近百年来中国画备受冲击的情况下,它以翔实的资料、严密的逻辑、娓娓的评述、明瞭的概括,“摆事实、讲画理”,不仅证实了中国田园山水画的存在,也展示了它的魅力与丰富性、它不断衍生的功能,指出了它在当代和今后进入兴盛期的趋势。它将使更多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绘画爱好者进入自觉状态、提供了借鉴;同时有利于美育,让更多的受众喜欢山水画。

16. 《中国田园山水画史》是怎样写出来的? 张正忠先生从构思开始到初步写成出版第一卷,花了7年时间;出齐10卷要到第10年。他寻找多位高端史论家请教,“上穷碧落下黄泉”,阅读了大量书籍,调查大量的出版物、从20多万幅作品图片中逐一甄别遴选。提纲改了几十次,图文数易其稿,用“以画传人、以史带理”的方法写成。撰写时从宏观到微观、从史料到观点、从分析到综合、从内容到排版,字斟句酌、条分缕析,考证择优、删繁就简,可谓无数心血凝成。他说,“尽管这样,尚难免谬误粗糙,所以只能如履薄冰,谨慎而行。”他认为自己的主业是搞绘画创作,一直不肯放松创作,所以每天要工作近10小时。

17.张正忠是怎样进行田园山水画创作的? 张正忠先生是一位勤奋的画家。他不断寻师访友,不断学习求进;他不仅对大自然景物深入观察,熟记在心,也爱读诗文、画理。几十年如一日地练书法、练笔墨基本功。他只做四件事:画、写(书法、文章)、读、跑(乡村、名胜),其余的事都由助手去做,所以他能潜心于创作。他对创作很认真,有时一幅要画好几稿,步步深入。他很投入,连做梦也时常出现美丽的田园风光。他的作品数量较多,力求每幅作品都有特定的情景和审美倾向,因而没有雷同现象。 18.张正忠是怎样进行实景考察的? 张正忠先生自幼生长在水木清华的海门乡村。他常到农村去写生,1982年起用摄影积累素材。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,他越来越感到眼前优美景色的珍贵,增加了去乡村的次数。从2001年起,他每年要下乡几十次至一百多次,迈开双脚深入到田头宅旁,挨村挨组地搜寻激动自己的景物。他细致观察景物变化,研究田园风景美的构成规律,体验特定情景中的感受,思考田园美的本质,从实景到画面语言的加工途径,古今生态环境演变的脉络,等等。 19.张正忠在艺术上有什么追求? 张正忠先生的创作,是从传统中来,让心灵与造化融合后自然出新。邵大箴先生很多年前就说他“路子正”。他讲究笔墨,以书法入画,把生活中的生动情景、心灵中的审美理想渗透进去。舒士俊评他的画“端凝秀逸,生气盎然”:端者正大之气,凝者厚重蕴藉,秀者清新优美,逸者淡泊超脱,生气者生命之气跃然于纸上,基本能概括他这个阶段的艺术特点和追求。

20.田园山水画与巴比松画派乡村绘画有何异同? 说起19世纪法国的巴比松画派,我们就会想到米勒和柯罗。他们以乡村景物入画,那种朴实淳厚的现实主义乡村绘画在世界上影响很大。工业化对乡村的蚕食,促使他们定居乡村和创作这类油画。这些作品与田园山水画有许多相像之处,是迄今世界上与田园山水画主旨最接近的绘画。但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点: (1)巴比松画派是七位共同关注乡村景物的画家的松散群体,没有共同的宣言和理论支撑,风格各异。而田园山水画是一个绘画学科,其涵盖面要庞大得多。 (2)米勒等人的现实主义绘画是对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绘画的反拨,他们主张要客观地作画,是入世的。田园山水画基于中国三千多年文化的自然衍生,它是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,是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绘画艺术。 (3)米勒画乡村生活,是以人物为主的;柯罗虽然以景为主的作品较多,但限于焦点透视,构图较为雷同。而田园山水画属于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,它的思维、取材和艺术处理,意境的创造,是极其丰富多变的。 (4)西方绘画从19世纪印象派往后都是刮一阵风便过。巴比松画派虽有后续影响,但未成体系。而中国绘画具有漫长的延续积累过程,所以中国在田园题材绘画发育上比西方要绵长、厚实、完善得多。 21.听说张正忠的艺术道路中有贤内助支持是吗? 张正忠先生说,他的艺术道路上最早得到父母亲的启蒙培养;后来几十年中,有社会各级有关部门及领导人的支持、有诸位老师的指导、有众多朋友的帮助,也有亲人的关爱。 张正忠青少年时历尽贫寒,后来逐渐好转并得到贤内助的支持。她为张正忠处理各种事务,创造条件,为他争取了分分秒秒的时间。他可不上街、不做家务,全身心投入创作研究工作;还有心灵上的抚慰和鼓励,淡泊宁静的思想氛围,身体健康的悉心维护等等。另外还有助手协助工作,使他对艺术的追求更加专心、更有信心,有更充沛的精力。 22.怎样概括张正忠田园山水画的风格与成就? 邵大箴先生写道:“他的作品犹如有情趣、有诗意的散文。这种幽静、自然、和谐的画境,无疑能给人们的心灵世界以抚慰。” 薛永年先生评语:“意境清新、笔墨秀雅;幽静宜人,诗意盎然。”王伯敏先生题词:“墨彩秀逸,田园如诗”。马鸿增先生论文:“张正忠是田园山水的拓展者”。舒士俊先生概括:“端凝秀逸、生气盎然”。 李树声、李松、高冠华、童中焘、左庄伟、朱国荣、丁涛、万新华先生等几十位著名美术史论家、画家发表文章言论肯定他的艺术与理论。

编辑 - 搜索
本页面最后修订于:2019年-11月-24日

ZhengZhong Zhang's Arts
张正忠田园山水画

张正忠艺术陈列馆 主办
天运工作室设计制作 2005-2013 版权所有

苏ICP备05016799号

本站所有图文,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