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正忠先生在乡村

张正忠作品陈列展

研读张正忠的艺术

张正忠著述快照

走近画家张正忠

田园风光采风

点击张正忠信息

和谐、宁静的田园诗境

——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画

邵大箴


  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画家,最重要的是路子正、方向对头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,才可能谈绘画技巧、艺术品位和格调这些问题。所谓“路子正、方向对头”,就是画家瞄准的目标和所走的道路遵从了艺术规律和原理。在艺术规律和原理中,傍依传统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艺术服务于大众这几点是最基本的。从事绘画创造,不分中西,也不论哪个门类,均必须遵从普遍的共同规律。而中西绘画中各自不同的门类,则有不同的创造方法。例如我国传统的文人画和欧洲油画,都要从客观自然中汲取养料,都要通过艺术家缜密和巧妙的构思,创造有视觉感染力的画面,以打动人们的心灵,这是共同的法则,不可违背。可是,中西绘画的创作方法与媒介、质材不尽相同,西方古典绘画强调具象——写实,而中国传统绘画则以写意为美学理想。西画以素描的块面造型为主,中国传统绘画则偏重于运用线来造型。从事国画创造的艺术家,固然要十分重视传统中国画观念与语言技巧的特殊性,但同时也要关注绘画的普遍原理。这样视野才能开阔,前进的步伐才能扎实、稳健。

  我觉得张正忠君的艺术方向和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。他尊重和热爱传统,深信传统中国画通过创新在当代社会有广阔的生存空间,因而把他专攻的乡村题材命名为“田园山水画”。他的作品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,深化它们的文化内涵并使群众喜闻乐见是他的心愿。

  张正忠从小酷爱绘画,曾经是一位活跃在基层的画家,有丰富的生活积累,在艺术上是一位多面手。后来师从国画名家高冠华、陆一飞及京、沪、宁多位名家,并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研修。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,逐渐专注于国画创作,在水墨画领域心无旁骛地辛勤耕耘十多年。他原来在其他画种创作中储备的经验有助于他对国画的理解,因之起点较高。在此基础上他深入体会水墨画的写意理念和掌握笔墨技巧,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,尤对山水画重点磨砺,可谓夜以继日,殚精竭虑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,他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

  张正忠的幼年是在乡村中度过的。宁静的田野,富有人文气息的乡情,给他的心灵以深深的熏陶与感染。直到今天,他仍然迷恋于长江口平原的村舍、竹林、河水,迷恋栖息在这里的普通人的生活情景。他的画内容充实,多取材于他周围的平常生活情景,他用自己的画笔“诗化”这些情景,在看似平淡的景物中发现美,在平实的描述中呈现美,真情实感在他创造的意境中自然地流露出来。这也可说是他的艺术特色。他的作品犹如有情趣、有诗意的散文,人们阅读之下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温馨感。在人们热衷于“现代化”的社会里,这种幽静、自然、和谐的画境,无疑能给人们的心灵世界以抚慰。

  张正忠在艺术技巧上精益求精。他很重视画的布局,注意处理画面的整体和细节描绘的关系,他适当吸收西画的造型技巧,尽量使这些技巧融合于国画的表现语言。在笔墨上,他得益于良好的书法基础,能自由地运用笔力、笔意和墨的浓淡虚实经营画面,使其有“远观其势,近看其质”的效果。他在古体诗词创作上也有相当造诣,书法和文学功底使他的绘画语言更具艺术感染力。

  张正忠一面努力从事艺术实践,一面认真读书,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。他深知,艺术创造尤其是中国画的创作,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,归根到底决定于艺术家的修养。随着艺术修养的提高和胸襟的开阔,近几年来,他在艺术探索上迈出的步子愈来愈大,成绩也愈来愈显著。他的艺术语言时而“放”,时而“收”;时而“松”,时而“紧”。在多样的探索中,他的艺术风格会鲜明地建立起来,艺术格调会愈来愈纯正。 相信勤于实践、勤于思考又勤于体悟的正忠,一定会在艺术上有更出色的表现。

            2004年冬•北京

  发表于《美术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美术观察》、《国画家》等报刊


邵大箴,著名美术评论家、中国画家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,曾任《美术》、《美术研究》、《世界美术》杂志主编,有丰富的译著。

编辑 - 搜索
本页面最后修订于:2017年-10月-21日

ZhengZhong Zhang's Arts
张正忠田园山水画

张正忠艺术陈列馆 主办
天运工作室设计制作 2005-2013 版权所有

苏ICP备05016799号

本站所有图文,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