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正忠先生在乡村

张正忠作品陈列展

研读张正忠的艺术

张正忠著述快照

走近画家张正忠

田园风光采风

点击张正忠信息

田园山水:张正忠的新拓展

马鸿增


  张正忠之所以在当代山水画坛引人瞩目,是因为他远离时下流行的荒山野水或概念化的模式山水,自辟新径,专注于对农村田园风光的观赏、体悟和审美发现,并予以诗化,升华为自然、宁静、和谐的艺术境界,从而在田园山水创作领域做出了独特奉献。

  所谓田园山水,是特指以乡村田野景色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。田园,可以说是被人类适度改造过的大自然,与人类有着最亲和关系的大自然,它与朴野的大山大水具有不同的审美内涵。田园风光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,始于东晋陶渊明,他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《归园田居》。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“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”从此,田园风光成为文人墨客们重要的审美对象。

  第一个画田园山水的大概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,他不仅写有《田园乐》等名诗,而且画过《山庄图》、《村墟图》、《辋川图》。画多不传,但从《积雨辋川庄》中的诗句,如: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山中习静观朝槿,松下清斋折露葵。”可以想见王维果然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。此后,南唐赵干,宋代惠崇、马远、夏圭,元代赵孟頫,明代沈周、陆治,清代石涛、樊圻等,都曾有过类似田园山水的作品。当然,就基本精神而言,上述古典时期的田园山水画,主要在于寄托隐逸思想,或者作为官宦生活的一种补充和调剂。

  现代也有不少画家涉足田园山水,其基本状态大体分三类:一是描绘农村新貌,二是反映“农家乐”,三是表达“农家苦”。在精神上,或体现对社会进步的歌颂,或表现 对地方风情的钟爱,或传写对民生艰难的关切。

  张正忠的田园山水内涵与众不同。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,面对繁忙、喧闹的现代化氛围,他深深感受到,自然、宁静的田园景观,如同山野天然景色一样,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们审美的“紧俏货”。需要强调指出,张正忠把着眼点放在“纯正”的田野情趣与“中和”精神上,而启示则得之于他对传统哲学中儒、道、释三家有关思想的攻研,加上他在现实中的人生领悟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,浑成一体,这便是他的审美主旨。因此,他不是田园风光的旁观者,而已融化为其中的一部分,美化、诗化了的田园山水,是一种充满和谐、温馨、亲和的情境,也是“天人合一”、“田人合一”的情境。这正是张正忠对前人的超越。

  张正忠田园山水的审美特质,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、四个要素。

  一个核心 ,是以“中和”之美作为核心灵魂。张正忠的创作基地是长江下游两岸的百里平原,那里气候宜人,草木丰茂,勤劳互助的农民们将这里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。这样的水土中孕育出来的田园山水画,自然地倾向于和谐优美的情调。他的作品总是浸透着秀丽而典雅、恬静而鲜活、舒缓而灵动的美。它没有惊心动魄的震憾力,却有着沁人心扉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。

  构成审美特质的四个要素:一是以长江下游两岸——江东田园景观的多种视角为画面的主要意象。二是以表现 大自然中天、地、水、树为主体,以适当的细节增强生活气息,绘写出具有人文关怀的自然美。三是以“身与物化”的精神,表达对生命之美的讴歌,营造温馨和谐的诗境。四是以传统中国画笔墨理法为基础,适当吸收西方风景画之长,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图式。

  在这样一个核心、四个要素的统领下,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画,既有大自然的野趣,又有人间的气息。无论芦荡柿林、桑树竹园、池塘村舍、鸡鸭鹅群,乃至朝阳晓雾、明月清风,都被他组合为动人的画面,那是一首首抒情诗篇,一曲曲田园乐章。以画芦苇为例,围绕着常见的水边芦苇,他就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意境。《故乡秋霞》的热烈,《清暑芦园》的静幽,《清塘晓雾》的氤氲,《小河晨风》的轻盈,《霜叶寥廓》的萧瑟。他是戴着一副“诗的眼镜”去发现田园之美的。同时,他的作品也是对生命之美的讴歌:大地春回,万物萌动;阳光灿烂,万物复苏。有了生命才有美。因而他总爱表现田园风光中富于生命力的景物,予以热情洋溢的艺术处理,故而予人以积极向上的审美享受。

  张正忠有时在田园山水中穿插安排一些人物活动,这不是可有可无的“点景”,而是为了增强某种意境。最感人的是“母与子”系列作品。在三月乍暖、金谷满场、花径归家、绿夜笑语、秋收珠玉、一夜雪飘、宿鸟惊梦等美境中,他都画上了比重不大的人物,有的还带有情节性,但并没有影响画面整体田园山水效果。通过题诗强化作品意境的联想度,是他的擅长。如《吴桑绿枝图》画薄雾笼桑之景,远处农妇已劳作归来,题诗:“吴桑绿枝低,清露湿布衣。但闻书声朗,飞镰不稍息。”写出了慈母对儿子的爱抚和期望。画家挥泪作此画,并在其中画上了儿时临窗读书的自己。诗、画合一,朴质、自然,真情流泻,感人至深。

  张正忠对笔墨语言有严格的追求。基本上采取兼工带写的“小写意”手法,但也有变化,有的偏工,有的偏写,有的线面结合,有的积点成面,偶有大写意。他曾师从名家高冠华、陆一飞,并在中央美术学院专修研究生课程;有良好的书法基础和笔墨功底、诗文修养加上哲学、美学素养;又曾从事过年画、连环画、版画、雕塑、油画创作。多方面的综合学养,使他能够在田园山水创作中广收博取,融汇贯通;既有传统神韵,又有现代气息。同时由于理念的演进,导致技巧的创新,出现了许多新程式;由于在深入生活上下了功夫,作品母题都是原创,视角也与别人不一样;他青年时即创作田园题材,近十几年更专门从事田园山水创作研究,为前人所无;200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张正忠诗书画——田园山水百图》,以100件画作和108篇文章的规模,集创作与研究成果于一书,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的专著。

  张正忠之所以选择田园山水作为主攻方向,是和他的故乡情结、感恩思想分不开的。

  他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偏远农村,那是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,古称“东洲”,现名“海门”。历代先民们的辛勤劳动,围海造田,开生成熟,逐步创造出美好家园。张正忠不仅童年、少年时代在农村度过,而且六十年来,除了外出求学和远行写生之外,他始终扎根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大地上。尽管现代化的图景在这里已到处可见,但他心目中最美好的仍然是早年生活于其中的、那种接近于自然状态的故乡景色。这不是简单的恋旧,而是执着真诚的乡情和爱心,还有对哺育他成长的故乡感恩之情。前面我曾谈到“母与子”组画,那里面的母亲既指他的生母,也广指故乡“母亲”。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:“故园平常景,萦萦梦中情。”这正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。

  写到这里,我们可以认定,张正忠的田园山水审美本质,是传统自然观和伦理道德观的结合;也是他关注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平民意识的体现;更是对生态环境之美的关爱意识的映射。当然,恬淡、清静、优美的艺术品格,实际上也是他为人品性的自然流露。归根到底,田园山水既是客体生命之美的提炼,也是主体生命精神的升华。

  因而我说,张正忠是田园山水的拓展者。

2006年3月写于南京


马鸿增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,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,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。

编辑 - 搜索
本页面最后修订于:2022年-03月-26日

ZhengZhong Zhang's Arts
张正忠田园山水画

张正忠艺术陈列馆 主办
天运工作室设计制作 2005-2013 版权所有

苏ICP备05016799号

本站所有图文,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转载